今年的“双十一”你会收到几个快遞?“网购”的疯狂,“拆包”的兴奋以后,没有人会在意第二天小区门口堆满快遞纸盒的垃圾桶。
中国的快遞量占全世界快遞量的近二分之一,纸张消费量全球第一,但纸板和塑料实际接納率不到十分之一。剩下的包装,直接被送进了垃圾场填埋。
全球第一快遞大国,“双十一”送了一年快遞的4%
据国家邮政局估计,今年双十一期间,我国将产生超过15亿件快遞。这一天占一年快遞总量的4%。2013年至今,“双十一”期间的快遞业务量翻了近5倍。快遞行业的最高日处理量也从2013年的一天0.65亿件上升到2016年的一天2.51亿件。
2010年被普遍认为是电商元年,阿里巴巴获得软银两千万美元投资,亚马逊中国的前身“卓越网”建立。2010到2016,这6年也是我国快遞业务量飞速增长的时期,从23.4亿件到300亿件,连续6年增速超过48%。从2014年期,中国就成为全球第一快遞大国。2016年,在全球约700亿件的快遞量中,中国占了300亿件。
一年消耗100亿个纸箱,纸张接納量远低于欧美日韩
然而,伴随着大宗快遞而来的就是堆积成山的快遞垃圾。包括塑料袋、纸箱、胶带等多个种类,其中纸箱使用量占到快遞总业务量50%左右。2015年,我国快遞纸箱使用量到达顶峰,共消耗了近100亿个。
纸盒是全部纸类生产、消费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。据国际接納协会(BIR)的统计,全世界所生产的包装用纸占到了纸类全部生产量的一半以上,远超过印刷纸张和生活用纸。
中国造纸协会的《中国造纸工业年度报告》也印证了这一结论:我国的包装纸、箱板纸、瓦楞纸等与包装运输相关的纸张消费量,占到了所有纸张消费量的近一半。
当我们将中国的纸张消费量放在国际上进行对比时,我们发现中国是世界上纸张消费第一大国,近5年每年都要消费超过1亿吨纸张,相当于排在第二、三位的美国、日本的总和。
可是,相比较数量巨大并且急速增长的纸张消费量,我国的纸张接納情况却禁止乐观,2015全年,我国共消费了超过1亿吨纸张,可是仅接納了5379万吨,接納率在49%左右。同样为纸张消费大国的美国,纸张接納率达到了68%,与我们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和韩国分别接納了69%和89%的纸张。欧洲国家的纸张接納率均为80%左右。
好消息:快遞垃圾數量不再上升
比包装纸箱更可怕的是快遞垃圾是——塑料袋和胶带,这两类垃圾需要上百年才華在大自然中完全降解。 2015一年,因快遞而产生的垃圾就包括82.68亿个塑料袋,99.22亿个包装纸箱和169.85亿米的胶带,其中胶带的长度可绕地球赤道425圈。
好消息是,快遞垃圾在2015年数量到达顶峰后,情况开始好转。去年,尽管快遞业务量持续增长超过51%,可是快遞垃圾的数量却没有随之增加。快遞垃圾减少的原因主要归功于电子化运单的广泛使用,约三分之二的快遞不再需要纸质运单;另一方面,单个快遞的包装进行了简化,例如和去年相比,单个快遞使用封装胶带量同比减少四分之一。
重拳出擊:多項舉措推動建成快遞垃圾接納体系
去年8月,国家邮政局出台了《推进快遞业绿色包装事情实施計畫》(以下简称《計畫》)。在制度层面,《計畫》将从政策法规上将包装物接納和再利用等纳入《快遞条例》和《循环经济促进法》中;在行业层面,《計畫》要求快遞业联合高校、科研院所开展绿色包装質料方面的研究;在操作层面,《計畫》提出通过增加培训力度、规范操作流程,制止不須要的过度包装。
今年7月,国务院印发《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治理制度革新实施計畫》,重点强调了禁止进口未经分拣的废纸。进口废纸数量受到限制,本国废纸接納价格随之上涨,鞭策国内废纸接納机制的完善。
注:文章轉自 上觀新聞,如有侵權請聯系!